电视剧《司藤》的播出让景甜大火。
我也跟着看了几天《司藤》。说不上差,但远远达不到我所认为的好,最多打6分。必须承认,在剧中,换了80多套旗袍加头饰的景甜是美的。
让我惊艳的,是司藤之所以沦为半妖的理由。司藤分身白英的出现,让我觉得这部剧的女主是真正迷人的,因为她身上开始具备人性。
司藤与白英,原本是一棵白藤异变而成的苅族,后来因为一些矛盾,分裂成两个“半妖”。
那次矛盾是,白英想做人,想嫁给一见钟情的富家少爷邵琰宽,而司藤想做苅族,认为不该再流连伤害她的男人。
一次初尝人间情果,几乎让两个自己分崩离析。这让我想到白蛇与青蛇,我曾改编过一版《白蛇传》,在里面,青白二蛇本为一体,青蛇一心向佛白蛇迷恋红尘才就此分一分为二,故事的结局有点像徐克版的《青蛇》,在像白蛇一样品尝人间爱恨后,青蛇恍然大悟,原来人间所谓的情爱,还抵不过两条蛇的情义。
像白英爱错了邵琰宽,白蛇也错付了许仙,但幸运的是,司藤在秦放这里得到了真情——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很早就看过,比如李莫愁之于小龙女。
但以往的故事,李莫愁是李莫愁,小龙女是小龙女,而白英却是司藤的另一半。所以这个故事讲到最后,其实是在讲接纳另一个黑暗的自己。
看这部剧时,特别是看到白英时,我总是试着将灵魂抽离身体,用第三者的眼光打量我自己。
倒并不是我对探索人性的黑暗有什么恶趣味,而是觉得,既然是人性,一定有善有恶。
人性并非只有黑白。
有时候,我们不肯接受自己身上的那些暗黑的部分,就会将这部的自己投射到别人身上。
可能那句“我与我,周旋久”说的就是,每个人都不得不同与自己的消极、负面,不够好的能量、品行与想法做争斗吧。
就像司藤,在寻找白英的过程中,最终发现无论这个自己如何讨厌那个自己,也只得承认,那不肯接受的另一部分,也是自己。
但接受自己是很难的,我们终其一生,或许都在做这样的课题,与自己和解,欣赏自己身上好的一面更包容那差的一面。
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莫名地看他人身上的某一点尤其不顺眼,这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身上也有这种特质,你将这种特质投射在别人身上并以厌恶它来划清自己和它的界限。
就像最初的司藤不能接受白英,所以硬生生将她从本体分离。
所以我们看到的半妖司藤才会那么完美,她不攀附于感情,不流连男人,有主见,有思想,即便负伤也始终怡然淡定,即便是面对比自己功力强上数倍的赤伞也从未慌乱。
世上怎会有如此完美之妖?
原来是摒弃那暗黑的一半。
与秦放的一段情缘,令司藤意识到:人不能靠欺骗自己活下去。只有跟自己和解,承认放不下情爱的白英也是自己的一部分,才能真正读懂情爱。
只有白英与司藤真正地合体,才能看清人类的爱情究竟如何。
那就是人类的爱情从来不是一概而论,个体的经验也未必成立,只有多经历,多体会,既体会好的又体会差的,你才能从中收获一二。
在看到秦放不能接受他是白英后代时,我一度怀疑秦放对司藤是不是真爱。倒不是他所说的“不能接受自己身上流着她的血”,而是,男人能不能爱上一个女人的黑暗面?
秦放一直说“希望你还是司藤”,代表他不愿接受白英吗?
难道我们爱一个人,真的做不到既爱他的温暖阳光也爱他的黑暗邪恶吗?
司藤与白英合体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剧终,秦放放弃了爱情,司藤回到西宁北京代妈最高报酬多少自己喜爱的深山老林——可能唯有如此,人与妖的感情才能继续。
爱情是简单的,它不需要在一起。相处却是难的,它讲求的是适合。谁能知道,秦放能不能一辈子都爱这个已经跟白英合体了的司藤?
但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结局,它足够发人深省。不是每段轰轰烈烈的爱情都必须有一个甜蜜的he的结局,王子公主大婚,然后呢。
但好在这部剧似乎想要探讨的也不只是爱情,而是因意见相左分裂出白英的司藤,最终消化接受了那部分不太光明的自己。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面对生活,在他人的交往里,有些事你希望自己能好但就没做到时,你会懊恼那个笨拙的自己。
但《司藤》告诉我们大可不必。
生活是最复杂刁钻的真人秀,即便你再擅于做计划仍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百出,只有接受更加复杂、甚至是看起来不那么好的自我,我们才能把生活变得更简单。
过去,我脑海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副画面:母亲的肚子里,那混沌羊水里,一个胎儿正拼命呼吸,她是如何长成今天的样子?还是彼时就注定了这一生的命运?
没有回答。
命运赋予我们的东西,有很多我们难以掌控,是那些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物质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它是一个整体,好与不好,都是你。
或许没有人能做到完全不自我厌恶,但努力学习接纳那个已经尽力的自己会是一生的课题。
司藤注定是不完美的,这也恰恰说明:无论人妖,没有谁能永远天真无邪、善良正直,你终将与那个自私软弱的自己联手,一起应付这个复杂的世界。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