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三三如丝
来源 | 炬伙PLUS(ID:gh_7b5e47325030)
原来不是一个人觉得周黑鸭太太太贵了!
2022年卤味三巨头,周黑鸭、绝味和煌上煌利润都出现断崖式下跌,其中周黑鸭跌的最狠,净利润降幅超90%,绝味和煌上煌也下滑了60%。
前两天,周黑鸭发布盈利警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而2021年,周黑鸭的净利润是3.42亿元。
周黑鸭利润大幅缩水,到底发生了什么?
官方给出的回答是:
1、2022年国内新冠乌鲁木齐卵子捐献疫情反复,消费客流骤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公司部分门店存在暂时停业的情况。
2、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端压力增加。
3、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这里我可要替疫情说一句公道话:
周黑鸭2020年净利润1.51亿,比2019年缩水六成,这说是疫情原因,没啥毛病。
但2021年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净利润3.42亿,2022年净利润降9成,这时你甩锅疫情真的合适吗?
还有门店,你说因为疫情不少门店暂停营业,可是你们新店开业脚步从未停过,2022年新店比2021新增800多家。
真的,资本家想找理由,新冠影响、成本上升、汇率变动........造几个出来轻而易举。
但是对消费者来讲,贵是原罪。
所以,鸭子,不要只找外因,多找找自身原因,消费者直观感受不会骗人。
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吧,清一色的都在吐槽鸭子价格太贵了:
三三看了旗舰店的价格,气调盒装的鸭脖180g,25块;锁骨190g,23.8块,鸭翅160g,21块.......
还有王小卤,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包16块,里面只有3个鸡爪子(3小包);泡椒鸡爪,6小包,每包里只有半只爪..........
放开后,大家说的报复性消费没看到,报复性涨价倒是“百花齐放”。
除了价格贵,周黑鸭还被同行挤压。
众多新的卤味品牌,以各种新概念、新卖点去抢夺市场份额,卤味赛道变的异常拥挤,各大高手在过招,不断地完成产品迭代和消费场景的变迁。
而三大巨头就守着传统消费场景,其它场景未触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别人瓜分。
正如一网友所言“之前经常买周黑鸭,但现在一条街几步一家卤菜现捞,感觉现做现卖的好吃又安全,而且也比周黑鸭便宜的多,那我为什么还要买周黑鸭?”
确实,鸭脖子本就不是刚需,加上价格上涨,去卤味店稍微买点就大几十上百,真的消费不起。
而且,现在选择多了。
不仅有传统“短保冷卤”周黑鸭绝味煌上煌,还有“热卤”卤大妈,“长保常温卤味”的王小卤。品类也爆炸丰富,除了鸭脖,还有夫妻肺片、肥肠、海鲜等新兴品类,又不是非周黑鸭绝味不可,又不是非鸭脖子鸭翅不可。
而且,网上很多卤味配方,有手就会,自己买原料回家做更方便卫生,吃起来也放心。
年轻人的消费对客单价是敏感的,提高价格后过滤出来的客户,会去选择比他们更便宜的其他品牌。
大部分年轻人可没那么高忠诚度,你涨价了还舔着购买,反正现在卤味品牌这么多,你要是涨价了,大不了换一个就是,绝不惯着。
所以,不是年轻人不爱吃了,而且年轻人的选择多了。
周黑鸭利润暴跌,折射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过去以“伪”中产客户为主要的目标群体的企业,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
因为它们既不是真奢侈品,又不是真亲民品。简单来讲,就是向上不够格,向下没诚意,曾经的每日优鲜已经打了个样,现在每日优鲜已经关门大吉了。
周黑鸭似乎想走高端路线,创始人周富裕曾称“周黑鸭是鸭脖界的爱马仕”。
原话是这样的:
“经营好的企业放个屁都是经营哲学,业绩不好的企业,就算是经营哲学,对很多人来讲都是放屁。吃货评价周黑鸭是鸭脖界的爱马仕,所以说周黑鸭拥有优质的消费者认知。”
可是,你们周黑鸭除了价格爱马仕化,其他都没跟上啊。
要三三说,未来的消费市场两极分化只会越来越严重,大家消费会更加理性,尤其是大部分的“白领”,这群人收入和职业都挺体面的,但最大问题就是不稳定。
新冠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让“白领们”深刻地明白自己和公家饭碗存在不可逾越的差距,降薪失业是随时发生在自己头上。
所以这些“白领”消费只会更加理性,不再随意挥霍,储蓄意识增强。
现在摆在周黑鸭面前的是,定位问题,到底是继续走阳春白雪这条路,还是下里巴人。
但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还是想做鸭脖届爱马仕,可能会“挂”的更快。不如走下神坛,降低价格,顺应消费趋势。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