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关注【观止禅悟】期待与您更多交流
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天道》的解读,或者类似的文化作品,有些地方的确是值得学习的,但同时也发现,很多人对文化作品有一种执念,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一部好的文化作品,能够深入客观现象,揭示人们不易察觉的一面,但是这不能代表至高无上的道理,也不能成为生活中指导的方针,这一点尤为重要。
比如,我看到有人说丁元英是高人,所以吃方便面,是一种自我束缚;或者说,丁元英看到芮小丹的裸体,保持着谦谦君子的风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看到这些说法我非常惊讶,这样的理解,恰恰和天道的内涵是背道而驰的。
丁元英吃方便面,不得已而为之,只能说明他可以吃苦,但是不为吃苦而吃苦。如果有人活着是为了吃苦,那人类还有发展的必要吗?不如赤条条做原始人,简单又容易。
丁元英吃方便面,是不愿意求助别人、麻烦别人,是自我要求,要求的不是生活条件,要求的是自我的为人处事。这反映出来的结果,是你看到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吃方便面。这就好比修行和信仰,不是为了吃苦、受罪,而是为了解脱和寻找幸福。
有些人把吃苦和持戒当人生信条,这就是悲哀了。要想学习丁元英,就要知道他所作所为的前因后果,其实他也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只是不愿意接受芮小丹这种突兀的形式,因为他知道芮小丹可贵的地方。
丁元英曾经在德国灯红酒绿,也是个极品混混,他没想过做君子,甚至我想他宁可做小人,也不愿做君子。有些人把丁元英的一时之举当成了楷模行为,这是很可笑的,可笑的书呆子。按照这种理解,那丁元英就该和芮小丹保持距离,只要他们有意接触,那就是代表邪恶。
还有的人把丁元英的布局谋略,当做学习的榜样,这也不可取,是绝不可取的。丁元英的王庙村扶贫计划,是剧情设计的。现实能这样天衣无缝?几乎不可能。
现实世界,变数太多太大,假如林雨峰换成苏逸文,又是什么结果呢?假如叶晓明知道伯爵会以650万收购格律诗,又怎么办呢?假如王庙村农民出现了人为事故怎么办?除了神,没有人有这个把握。
就算是鬼谷子的谋略,也只是一点点的算计和变化,号称天下第一计谋的金刀计,也只能是一些设计的巧妙,关键还是等待机会、顺势而为。
为什么就有人愿意相信,世上有神秘的谋略呢?说到底是投机取巧的心理,总有人寄希望于不劳而获,这是弱势群体自我满足、自我欺骗。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计谋只能偶尔为之,计谋只是利用某种趋势,而不能指望改变趋势变化,否则这个世界就没有规则和秩序了。计谋只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辅助工具。人需要了解一些计谋,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周剑华说,黑道不是万能的,道就是规矩,有所能,就必有所不能。计谋也是,有所能就有所不能。
丁元英说,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话,丁元英说的很明白,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理解不了。天底下,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厉害?为什么在很多方面,丁元英都比别人高出很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丁元英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客观事物的规律,从每一个当下,观察事物的轨迹。天下道理都差不多的,差别的是,你是否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查看其中的变化。
读书和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些只是一个指导和提醒,关键在于,每个人能否从中找到,和自己现实感受的联系。文化作品看的再多,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只是娱乐而已,但是如果你真的想从中悟到和觉到,就要不断的内化。什么是内化?就是从自己的感受中,去挖掘别人的道理,从人性的逻辑关系中,去理解书本的内容。
只有实践、体验、经历、反思、改进、优化,你才可能有真实的进步,才能在你的脑子里生长出真正属于你的东西。而不是一天到晚的打卡、签到、发圈、晒图,这些看似用功的假勤奋,这种自欺欺人的自嗨,不仅葬送你宝贵的青春年华和瞬息万变的大好机会,还浪费了你大把的真金白银。
世界上不存在深邃的道理,也不存在不可企及的奥秘,一切宁波捐卵的规律,在寻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发现,甚至时刻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只要你能不断的细化内心的觉察,就可以无限接近世界的真相。
真正的策略,真正的胜战,看上去往往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绝招、高招。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别,说到底就是对客观和真实感的差别,也就这么一点点的真实度,可以让人和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距。
历史的巨人,之所以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就是拥有了一点点的真实发现,进而利用这一点,去挖掘更多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世间万物,为何总存在着不同和相同?不同是因为观察的角度,而相同,也是因为观察的角度。
找到相同是一种享受;找到不同,从不同再找到相同,这是成长。如果从成长的角度上说,任何作品或者解读都只是一个指引,利用这个指引去深入自己和生活,就是神。
观止,禅悟。一起通透。
因平台限制,部分内容已移至知识星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