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中,王秀娥和张桂英的结局,最令人唏嘘。
王秀娥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一直生活在农村,自身除了有一些不良陋习之外,的确是一位实打实、挑不到毛病的好女人。
几年后,王秀娥却因难产而亡。
那个自己生过三个儿子,还热心帮助安杰顺利产子的王秀娥,难产故于家中。
后来,江德福一家搬到岛上,结识了王政委一家人。
王政委的妻子张桂英,是个朴实无华、善良、热心肠的人。
仔细打量这个女人,也只能用“好”去形容,除了她与丈夫着实不合之外,我竟看不到她身上的任何弱点。
善良的张桂英,看到新来的邻居,就大大咧咧、欢天喜地跑到安杰家,豪爽的说道:“远亲不如近邻,那你有啥事随时叫我。”
她在屋顶上忙碌,偶然看到安杰一身泥泞、哭丧着脸,便急忙下来赶走一帮熊孩子,又不声不响帮忙挑满一缸水。
张桂英听德花说安杰背地里偷偷给父母烧报纸,便与德花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看你嫂子是想爹娘了,怪可怜的,要不咱今天晚上,带她出去烧纸去吧。”
德花四十一了,张桂英知道德花心里想着老丁,便和安杰说:“德花啥都没有,你是她嫂子,得赶紧张罗着,给她成个家啊。”
后来,听说老丁要结婚了,张桂英着急起来,直接给王政委打电话:“她哥嫂光知道用她,不知道帮她,他们不管咱得管,咱不能让那个程咬金,把老丁抢走了吧”。
为了满足德花的好奇心,两人一起去看吴医助,张桂英假装看牙,眼睛咕噜噜转几圈示意德花,最终张桂英牙都流血了,德花也没看出来人啥样。
张桂英善良、仗义、也热心肠,与朋友处交心,与邻居处贴心,生活上质朴,家务上勤奋,面对不了解的吴医助,她也不对其评头论足,堪称好女人典范。
可就是这样的好女人,活着时候不得丈夫心,还总是针尖对麦芒,两人没有一点感情可言,张桂英死后更是悲凉。
有人说她脾气差、性格火辣、做事雷厉风行、太强硬、不懂温柔、不懂关怀、更不会打扮。
其实,这些不都是过去社会,劳动妇女普遍的状态吗?
张桂英不喜欢说人长短、道人是非,也不会像泼妇大哭大闹、大喊大叫,她独立,曾经是村里妇救会主任,也见过世面,家里家外收拾的妥妥帖帖,只有一个儿子,也从不溺爱,该修理的时候就修理。
生在贫穷落后的环境中,没有知识,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张桂英能成为这样品质端方的女人,已属不易。
张桂英得病去世,王政委全然不顾发妻是否尸骨未寒,紧接着就与葛美霞双宿双飞,此等男人,实属凉薄。
王政委再找,并没有错,但如此急不可耐,不得不让我们为张桂英这样的女人感觉到悲凉和惋惜。
不论是王秀娥还是张桂英,女人不易,好女人更不能只要善良和热心肠。
安杰一生幸福,难道只是因为她们不如安杰貌美?又或者她们没有安杰那样懂得进退有度?
在我看来,美貌的人不见得幸福一生,懂得进退有度也不见得幸福到老。
王秀娥与张桂英,是一层不变的现实与无意间人们开始追求改变而碰撞的时代悲剧。
在男人的队伍里,已经开始了小规模“扫盲运动”,但对于女人来说,大批的妇女依旧生活在旧社会,生孩子、顾好家就是她们最要紧的事。
她们是原地踏步的家庭主妇,除了日复一日的洗洗涮涮和反反复复黑夜和白天交错的生活,一无所得。
她们没想到“天”要变了,人们的好日子要来了。而“好日子”,并非只是吃饱喝足穿暖,更是人们开始有精神层面需求的开始。
当王秀娥和张桂英还在快乐、满足于当下“好日子”的时候,安杰早已比她们生活的年代先进了几十年。
所以,安杰就算在闭塞的岛上生活了二十年,当她两鬓斑白,还能优雅的坐在最高档的餐厅里吃着自助餐、喝着咖啡。
安杰,从未被急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她是女人们的“领头羊”,一直懂得生活在社会最前沿。
这些,不只是她良好的出身和教育所决定的,更是她一直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坚持自我成长决定的。
卡罗尔. 德韦克的《终身成长》里有这样一句荐语: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忽略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就像张桂英,她看到安杰如此被江德福宠爱,看到人家夫妻举案齐眉,难道她不觉得这才是夫妻该有的状态吗?
王政委是受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看到江德福夫妻二人打情骂俏、浓情蜜意,他的内心是羡慕嫉妒的,所以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
而张桂英把安杰看成了人中尤物,完全不知自己的婚姻,存在实实在在的问题,因为身边的邻居们大都与自己雷同,这才是悲剧之根本。
而这个“根本”存在的原因,是文化的极度匮乏,是贫困和落后的必然产物。
思想停滞不前,所以她们从不问为什么,容貌历经岁月显得沧桑,心灵更从无悸动。
这,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作为军官太太且是这种情景,那广大的基层妇女,又该如何?
过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我们人人识字,虽然程度各有不同,但坚持终身成长,是我们矢志不渝要做的事情。
就像对于张桂英来说,真正需要的也是改变,改变不易,因为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在她大脑中运行了许多年,要得知自己的局限、脆弱、以及无知也非易事。
尽管路途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家庭主妇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但如何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做无限有意义且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儿,让生活、让婚姻注入新鲜的味道,这是女人的 与义务,也是衡量一个人幸福的标准。
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场外科手术,以前的旧信念就被换成一个全新的,随着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王秀娥哪是难产而故,张桂英又哪是因病而亡,恐怕更多是无知,是大胆,是粗心,是不愿意改变原有的看法,是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庆幸的是,老丁因为王秀娥给自己生了四个儿子,围绕着泸州代妈补偿高的公司家忙碌一生,老丁还会偶尔想起她。
而王政委对张桂英并无半点留恋和不舍,张桂英一生也未曾真正懂得幸福的含义,王政委也把所有的爱和温柔,都给了葛美霞。
“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可怜的好女人张桂英罢了。
若人人识破阻碍,获得成长,达成个人幸福,即便是张桂英因病而故去,也只道是无常。无常可叹,谁又能避免?
但如剧中,人还没走远,茶就冰凉,想来,不得不为其感伤。
如德花所叹:“我还怪想她的,那么好个人。”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