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警方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的服务理念
全面推进全省“团圆”行动的开展
广州
8月16日,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公安分局组织被拐12年的罗某信与亲生父母相认。
2009年3月15日,从广西来穗务工的罗先生发现年仅3岁多的儿子罗某信外出玩耍后一直没有回家。罗先生和家人到处寻找,一遍一遍呼喊着儿子的名字,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全家人都放下手头工作拼命寻找,同时发动周边的亲朋好友还有热心的群众一起帮忙,但依然没有消息。
白云区公安分局棠景派出所接报后,立为拐卖案件侦查。由于当年客观条件的限制,关于罗某信走失的线索极为有限,警方的查找工作十分困难。因为儿子走失,罗先生一家人始终无法走出阴霾,但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在原地居住等候和查找儿子。与他们一样始终没有放弃的,还有广州警方。民警将罗先生夫妇的相关信息录入全国被拐及失踪人员信息数据库,长期进行滚动比对,然而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新的进展。
“团圆”行动开展后,广州市公安局打拐办对拐卖积案展开新一轮攻坚,向罗先生搜集了更多罗某信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广东江门开平市一名中学生张同学与罗某信十分相似。接到市公安局打拐办的比对结果后,白云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迅速通过跨区北京急要代妈域协作联系到开平警方,由对方协助采集了张同学的DNA入库比对,成功比中罗先生夫妇。白云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办案民警立即赶赴开平开展调查工作,并重新采集了张同学的DNA与罗先生夫妇的DNA样本进行复核检验,最终确认双方符合亲缘关系。
梅州
8月17日,在梅州大埔公安的倾力帮助下,谢先生夫妇终于见到了失散12年的女儿。
2009年12月,谢先生夫妇的女儿谢某(1998年出生)在广州白云区同德围附近走失。发现女儿走失后,谢先生一家立即发动家人朋友寻找,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求助,但一直没有女儿的任何消息。
时隔8年的2017年10月,得知DNA技术愈加成熟的谢先生夫妇,抱着一丝希望到大埔公安求助。刑侦大队民警采集了谢先生夫妻血样进行DNA检验,并将信息录入了全国打拐数据库。遗憾的是,经比对,没有找到与谢先生夫妇匹配的相关信息。但谢先生夫妇并没有放弃,10多年来一直在原地工作、居住,等待女儿有朝一日回来。
时间一晃到了2021年,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团圆”系列专项行动。大埔公安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根据DNA检验等技术的最新标准要求,再次联系谢先生夫妇采集血样,并进一步完善相关信息数据。
5月份,全国打拐库经比对发现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疑似被拐人员陈某红DNA与谢先生夫妇DNA高度相近,疑似存在血缘关系,遂指令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公安分局龙洞派出所采集陈某红DNA样本并送检入库。经检验鉴定,确认陈某红和谢先生夫妇符合亲子关系。
收到DNA比中成功的好消息后,大埔公安第一时间联系谢先生夫妇,并积极与广州公安沟通联系,使谢先生一家最终得以相认团圆。认亲现场,谢某母亲激动地拿出家里的户口本说:“12年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户口本上还有女儿的名字,因为我们坚信女儿一定会回来的!”
中山
2006年,彭氏夫妇的儿子彭某某在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被拐失踪。今年5月11日,20岁的广西籍男子陈某某向中山警方报案,称怀疑自己曾被拐卖。5月27日,全国打拐库向中山、广州两地警方下发对陈某某与湖南籍彭氏夫妇的比中核查指令。经提取双方DNA进行复核检验,陈某某与彭氏夫妇符合亲子关系。8月17日,被拐15年的男子彭某某终于与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认团聚。
清远
今年5月3日,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分局民警进行“团圆计划”数据核查时,发现叶某奇为被抱养人员,且已检测Y染色体。经询问,叶某奇有寻找亲生父母的强烈愿望,民警随即将其信息录入系统查询进行比对。
经过深入研判,办案民警发现叶某奇与英德市望埠镇同心村委会的林姓家族关联性较大,办案民警随即赶赴同心村深入了解。据悉,该村村民林某钦与妻子廖某娣生下一子一女后,廖某娣第三度怀孕,但在1992年3月,当时怀孕三个月的廖某娣到镇上赶集时却突然失踪。妻子失踪后,林某钦一边艰难地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不断外出寻找妻子,多年苦寻却一直杳无音讯,过度伤心导致林某钦视力严重下降,生活难以自理。
办案民警梳理研判后,锁定一名与林某钦妻子同名同姓且基本信息高度相似的女子,随即前往采集其血样,并开展比对分析。然而,经过DNA检验后,民警发现叶某奇的基因有突变,意味着无法通过数据库自动比中。经省市两级DNA专家反复分析和研判,最终作出人工判断结论:叶某奇为林某钦、廖某娣所生。
如果自己是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
或者怀疑自己是被拐或身源不明人员
该如何寻亲?
请按照公安部刑侦局提供的
《寻亲指南》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招代孕妈妈看到的,谢谢!
|